第四版
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——不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
善谋者行远,实干者乃成。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?这是一个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工程,需要努力打造善于学习新知识、掌握新技术、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劳动者队伍,用好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虚拟现实等新型生产工具,打破先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,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,通过创新驱动新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、优势产业。
技术创新是关键。经济靠科技、科技靠人才、人才靠教育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。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鼓励人才大胆创新,为科技创新积蓄第一资源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完善新型举国体制,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不断完善布局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能力,构建国家创新能力体系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、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,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。
企业是创新的主体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,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,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。营造勇于创新、擅于创新的良好环境,继续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落实,要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与财税、金融、人才等方面政策的衔接协同。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供应链、数据链、资金链、服务链、人才链全面融通,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。
制度创新是保障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协调,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。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,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活动数字化进程的需要,激活知识、技术、管理、数据等优质生产要素的活力,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。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,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,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,加快建设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。
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。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包容审慎监管,鼓励创新探索,让企业敢闯敢试。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作用,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和能源资源安全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,在市场准入、要素获取、公平执法、权益保护等方面一视同仁,加快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。
开放创新是前提。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,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增强联动效应。要更高质量“引进来”,持续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汇聚全球创新要素。大力吸引外资企业来我国设立研发中心,支持外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、进入新兴领域,进一步激发外资企业在华创新活力。放宽电信、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,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。
同时,要更高水平“走出去”。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,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,拓展中间品贸易、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、跨境电商出口。鼓励国家科研机构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、科技领军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,增强企业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,以多元化布局、国际化发展,提升产业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。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网络建设,构建安全稳定、畅通高效、开放包容、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。
培育新质生产力,我们有底气。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、第一货物贸易大国、全球经济增量贡献第一大国地位,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、全产业链优势,叠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人才基础、创新主体、新兴产业等优势正聚合释放。
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唯有承受转型之痛,精准施策、沉着应对、破除痼疾、创新不止,才能增强发展新动能,构筑发展新优势,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,夯实发展之基、汇聚前行之力!(来源 经济日报编辑部)